為什麼學泰語?
在台灣,大眾最為熟悉的外語應該都是英語吧,因為政府機關積極地想與國際接軌,英語早早就納入學校的正式課程中,而大多數人學習語言的動機往往也只是應付考試,同時也不斷地被灌輸學英語才有競爭力的說法。這種氛圍某種程度上或許也影響了許多人學習語言的心態,外語似乎必須要有經濟價值才值得學習,因此,當脫離了學校安排的制式課程,許多人學習第二外語時似乎仍以是否「有用」為主要動機,所以日語也是台灣熱門的第二外語選項,不外乎是因為日本與台灣經貿上的密切交流。準此,則學習某些相對較「冷門」的語言,可能就會在與人閒談時招來親朋好友「學泰語有什麼用啊?」的疑問,筆者對這種實用取向的學習動機不予置評,但仍可以從「經濟價值」的角度開始,介紹本書將向各位讀者引介的語言─泰語。
事實上,不只是台灣社會,東南亞語言近年來早已行情看漲,主要因為移民署成立後,新辦的移民行政特考包含了包括印尼語、越南語、泰語等過去鮮少有人重視的語種,因為報考人數相對較少,媒體紛紛報導熟稔東南亞的考生十分吃香。以102 年的考選統計為例,近1 ,500 名選試英語的考生要競爭75 個名額, 但泰語的4 個需用員額只有25 人報名,因此及格率差了三倍有餘。再者,屬於國家專技人員的導遊人員考試於幾年前也開設了包括泰語在內的幾個少語系,但因為報考人數少,旅遊業者想接這些語系國家的旅行團往往找不到人才,媒體就曾披露國內合格的泰語導遊不到50 人,與此相比,泰國的經濟穩定發展之後有能力負擔國外旅行的人愈來愈多,台灣每年入境的泰國遊客已達十萬之譜,未來可能會繼續成長,市場上其實迫切需要更多具有相對應語言能力的人員。而走出台灣再看看周遭的世界,泰國在區域經濟的角色亦逐漸受到重視,首先是因為東南亞國協將推動在2015-2016 年間成立仿效歐盟的東南亞經濟共同體,在周遭國家之間,泰國穩健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環境,勢必將在ASEAN 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事實上,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便曾有教授自信地預言,未來在ASEAN 之間,泰語將和英語一樣具有官方語言的地位。其次,中國近年來頻頻向東南亞地區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同樣也挑中泰國作為主要基地,不僅向泰國提出「大米換高鐵」的計畫資助泰國興建高鐵,而今年(2014)八月,泰國政府也正式同意中國的「泛亞鐵路」計畫通過泰國境內,未來將可由雲南昆明和廣西南寧等地直達吉隆坡,路程中所經過幅員最廣闊的國家便是泰國,將帶動的相關經濟建設不容小覷,中國政府近年便在廣西、雲南的大專院校廣開泰文系,希望能訓練更多能與泰國接觸的專業人力,泰文系自然也逐年看俏,在這種趨勢下,泰語在可預見的未來將不再是個「冷門」語言。
且不從如此功利的角度看待泰語,因為泰國原本就是熱門的旅遊國度,雖然基本上在泰國自助旅行的難度不高,但若能以當地語言跟在地人互動,必定能在旅途中認識更不一樣的風貌,也更貼近真實的生活。除此之外,泰國的戲劇和電影近年來的表現均十分亮眼,也開始有片商引入鬼片以外的其他片種,泰國的流行歌曲風格新穎多變,隨國際潮流不斷革新,學習泰語即能以第一手的方式欣賞這些影視音樂作品。雖然上面落落長地羅列了各種好處,但學習語言是否真的需要這麼多理由?其實我們只需要給自己一個很簡單的動機,也就是去發現這個世界,多瞭解一種語言就是增進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西方便曾有學者提出語言極可能形塑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比較簡單的例子就是某些住在雪地的民族可能有大量的詞彙以形容雪的狀態,生活高度依賴牲畜的民族則可能有大量的詞彙描述牛群和羊隻,又或者是台灣人熟悉的日語,便充滿了大量的敬語和婉曲形式,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日本人拘謹的人際互動關係。從語言出發,可以讓我們更近距離地靠近各地的文化和人群,並試著從他們的觀點看這個世界,從而對各種差異甚至所謂的「奇風異俗」更有同理心,這就是學習語言最大也最無以估量效益的珍貴價值。西方語言哲學巨擘維根斯坦曾經說過:「語言的限制就是世界的限制(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mean the limits of my world.)」,的確,語言的隔閡有時彷彿廣闊無垠的海洋,阻礙我們看清楚遙遠的彼端,而出海探險總是需要載具,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那艘可靠的小船,幫助讀者探索這個多彩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