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身於一個理財謹慎的家族,對於投資始終抱持著如履薄冰的態度。當時流行的理論是,如果沒經歷過經濟大恐慌(Great Depression)期間美國人所面對的那種困境,那麼對手邊的錢通常就會抱持著無所謂的態度,可是,這套論點卻始終未曾印證在我的家族。因此每到月底,我都會把剩下來的零錢換成一疊紙鈔、存入銀行。我這個習慣是從爺爺那裡學來的,他曾在經濟大恐慌期間深受其害,所以一輩子都是個吝嗇鬼。
但後來有許多人忘記昔日的慘痛教訓,坐視那可怕的風氣再度荼毒人間。在股市歷經20年的大多頭榮景後,沒什麼投資經驗的投資人都受不了誘惑,紛紛投身其中,不過就在他們一頭栽進去後,科技股卻在邁入21世紀不久便兵敗如山倒,而其餘類股也在2000年到2010年的這十年間毀於一旦。但人總是健忘,傷疤好了便忘了痛,永遠都無法從過去的錯誤中學到什麼,因此,災難才過沒多久,股票投資又戲劇化的重返人間,也讓投資人產生疑問,不知道自己究竟該怎麼做才對,也搞不懂把錢塞在床舖底下是否是個較好的主意。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要確認這種畏懼感的正當性,身為財務金融版記者和編輯的我已冷眼旁觀股市多年,也曾親自投資過。我自認已多少學到些東西,但其中絕大部分都被大型證券經紀商或媒體忽略。
《華爾街日報》旗下的MarketBeat,是該報網站上最受歡迎的部落格之一,當初即是由我所創建並擔任撰稿人長達三年。而後我又在路透社裡任職編輯,負責督導市場研究團隊。我一直貼近觀察變動性極大的股市,也知道絕大多數投資人對於暗藏在股市裡的種種風險都缺乏適切的了解,這些年來,不管是在TheStreet.com、《華爾街日報》、路透社任職,我都一直在撰寫有關投資市場的種種訊息,期間遇到許多自以為早把股市摸透的投資人,也認識不少是真正了解這個市場的人,他們都可說是殘忍的野獸,在任何時間都可以隨時展開行動。只有時時都能保持警戒的那些人,才會在股市中有較出色的表現。
事實上,在那些最棒的投資忠告或建議之中,絕大多數都不離我爺爺的那套:我經常看他駝著背走進地下室的書桌旁,小心翼翼地把二角五分的銀幣給堆成一疊疊的。
我可以很肯定地說,凡是目睹到股市榮景的人,應該都認為股票不是最棒的,甚至可能是最糟的資產類別之一。因為在扣除掉交易成本、管理費用,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後,真正落入口袋裡的錢已所剩不多,更別說賠錢的話就更慘了。但人們還是很容易把股票當成最主要,甚至是唯一投資工具,因為就整體而言,股票還是有較大的投資報酬率,這些都是債券之類的投資工具望塵莫及的。
本書的目的其實是要讓你明白,根本不必為個股而煩惱到睡不著覺。凡是不願意或是沒有時間針對股市個股詳加研究的投資人,都應該以指數型基金開始。除此之外,多一點的彈性、多一點常識會伴你走過漫漫投資長路,而且能一路保護好你的資產。
最後建議讓奇癢難耐的手指遠離鍵盤,亦有助於防止你在過度交易下讓報酬毀於一旦,並避免讓焦慮感趁虛而入。如果交易成本和管理費用啃光了報酬,那最明智的抉擇就是盡可能把它們給降到最低水準。感謝老天,有很多方式其實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點。
至於主要的實務性建議則是會放在第10章「將投資全放在一個籃子裡?」中,而我也會利用這個篇幅,把理想的投資組合做進一步細分。總括來說,它並不是以股票為核心,而且設計的目的就是要保持較低的成本,當然在這之前,我也會一一檢視那些可能讓人自陷困境的投資,看要如何做才能避開這些險境,並且讓你了解到,它們完全是無法繞道而行的。
現在,讓我們開始做出最合適的投資吧!
大衛.葛芬(David Gaff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