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面對一些當面說不出口的重話時,往往會透過簡訊或電子郵件等方式來傳達,而這些看似便利的行為,卻都會帶給孩子們不少負面的影響。
舉例來說,逃避正常人際關係的孩子正在不斷地增加中,舉凡和朋友大吵一架,然後和好如初;或是向朋友傾訴煩惱等這類的人際交往,他們往往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有的孩子無法妥善排解自身承受的壓力,就會毫不在乎他人感受,出口傷人;或者只是為了一點芝麻小事就會就會「抓狂」、大吵大鬧;又或者之前不曾出現脫序行為的孩子,突然出現殺傷朋友或是父母等這類事件時,尤其讓為人父母、師長者產生了「孩子們心理出現偏差」的危機感。
編者們多年來投身教育界,從事心理諮商輔導的工作,傾聽行為失控的孩子們、學生家長,以及學校老師們的心聲,而編寫了這本專著。
本書在探討孩子們的「心理」輔導之際,將孩子們令人擔憂的「脫序行為」分門別類,來思索輔導方式。
我們的心理和行為是無法切割的,然而,即使孩子們擁有同樣的心思,表現出來的行為卻也是因人而異。同樣的,孩子們就算表現出相同的行為舉止,然而內心的想法卻是不盡相同的。不過,至少孩子們的行為舉止表現在外,家長和老師只要留心注意,仍是很容易能察覺到孩子的異狀。
本書將孩子們令人擔憂的脫序行為彙集成49個項目,可歸類為以下兩大類。
「第1、2章」主要介紹孩子在面對父母、老師、朋友或手足時,「人際關係上的脫序行為」、「第3、4、5章」介紹孩子在學校、課業上面臨的狀況,還有關於自己的身體、自我防衛和否定的舉動,以及「孩子在意自己所表現出來的脫序行為」等等。
每一個項目均舉出「兩個例子」,並提示「對應方式」,除此之外,更闢有「臨床心理治療師叮嚀專欄」,揭示心理學上的解釋和對應的重點,各位父母、師長請參考這些言簡意賅、切中要領的對應方式,好好地和孩子溝通吧!
不過,即使表面看來是同樣的脫序行為,然而每個孩子的心理狀況畢竟不同,所以對應方式也應該視孩子的情況來做調整。至於和舉例一併提出的對應方式,終究只是一例,還是希望師長們能夠出充分去瞭解孩子的心理,思索更切合孩子需要的解決之道。
在探討孩子們的脫序行為時,千萬不可忘記一個重要的觀念。
那個觀念就是──「『脫序行為』是孩子們對師長發出的求救訊號」。
每個孩子都希望能在良好的環境下成長茁壯。然而,對他人施暴或是輟學等令人擔憂的脫序行為,往往是孩子們沉痛的訴求,他們在父母師長呵護備至的羽翼下, 感受不到生命的活力;他們在吶喊:「再這麼下去,根本無法自我成長嘛!」此外,就算表面看來是突然發生,卻也是長期累積的壓力,超出了孩子所能承受的範圍 而爆發出來的情緒反應。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父母、師長們千萬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責備孩子,而是該思索孩子們表現出脫序行為時,是想傳達什麼樣的訊息。
由衷地希望所有父母和師長們,在面對不得不採取脫序行為的孩子時,能努力地去瞭解他們備受煎熬的心理和感受。本書若能對讀者們有所助益,甚感榮幸。
編者代表 久芳美惠子